以科普促发展,工业互联网科学普及技术讲座在
以科普促发展,工业互联网科学普及技术讲座在线上召开
2022年4月29日下午,由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简称“联盟/AII”)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学会工业互联网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工业互联网科学普及技术讲座在线上召开,共有499位观众在线聆听,活动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本次讲座以标准体系建设为主题,邀请到来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总体组、航天云网、海尔、北京交通大学、长扬科技、中国信通院的专家围绕《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大规模定制价值链管理标准化、安全热点技术及标准、主动标识载体标准等内容进行分享,共同探索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路径。
首先,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总体组组长单位代表、联盟副秘书长沈彬,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的背景情况、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满足技术进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需求,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总体组修订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及重点标准化方向,梳理了已有工业互联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联盟标准及未来要制定的标准。目前,工业互联网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共性、网络、边缘计算、平台、安全、应用6大类,工业设备/产品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络等87小类,形成统一、综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有效指导了工业互联网领域标准化工作。
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标准工程师刘荷雁围绕ISO大规模定制价值链管理标准,对标准的背景,大规模定制价值链管理的框架模型、功能模型和信息流等内容进行分享。大规模定制价值链管理标准的制定是基于海尔提出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实践。大规模定制是一种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模式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活动,并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标准通过对全价值链的重构,最终实现全价值链的增值共享,标准的制定将为企业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提供指导。在国内外专家的共同推动下,标准已顺利通过CD投票,进入DIS阶段。
北京交通大学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陶耀东就工业互联网安全热点技术及标准进行分享。就隐私保护炒作周期、同态加密、差分隐私、联邦机器学习、威胁狩猎等工业互联网安全热点技术的定义、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障碍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详细阐述。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工业互联网 数控系统商用密码应用技术要求》。数控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它自动阅读输入载体上事先给定的数字,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移动和加工零件。数控系统密码安全保护框架由数控系统安全、数控系统数据安全、数控系统与应用信息系统、移动存储介质、操作人员的通讯安全、密码配置和密钥管理等构成。数控系统信息安全中的密码应用技术相关规范的构建,有助于夯实数控系统安全防护基础,建立基于密码学加密、数据存储、安全认证等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有力防范安全隐患。
长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汪义舟随后介绍了《工业互联网 网络安全数据采集装置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采集装置的安全功能要求、自身安全要求、安全保障要求、硬件要求和性能要求。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采集装置,可以通过监听、轮询和流量嗅探等方式,实现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的采集,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数据发送到网络安全数据中心或其他关联系统。对于该领域标准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安全数据采集对象多,采集数据内容多,采集方式不统一等问题,顺应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采集需求以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